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



编号 zgly000164623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

作者 黄金燕  李文静  刘巅  张明春  谢浩  蔡水花  李晓燕  黄圣杰  徐亚琳  周世强  周小平  李德生  张和民 

作者单位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世界竹藤通讯 

年卷期 2018年05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大熊猫  可食竹  人工种植  环境适应性  生长表现 

文摘内容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当年的环境适宜性和生长差异。调查结果表明,竹子种植成活率除刺黑竹为60. 56%外,其它竹种都在84%以上,且刺黑竹与蓉城竹间的种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P<0. 05);每100丛母竹平均发笋数量,拐棍竹、油竹子、蓉城竹、篌竹、八月竹、斑苦竹、刺黑竹分别为320、277、231、181、165、61和59株,其中拐棍竹、油竹子与蓉城竹休眠芽萌发相对较多而发笋数较多,斑苦竹和刺黑竹发笋数量较少;篌竹、蓉城竹和拐棍竹新生竹笋的存活率较高,达97%以上,油竹子、刺黑竹次之,最低的为八月竹和斑苦竹;新生竹平均基径八月竹最大,为0. 858 cm,其次是斑苦竹,为0. 662cm,拐棍竹最小,仅为0. 265 cm,且除刺黑竹—油竹子、刺黑竹—篌竹、篌竹—油竹子、篌竹—蓉城竹外,其它竹种新生竹基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 05);新生竹平均秆高以八月竹最高,为88. 4 cm,其次为斑苦竹,为64. 8 cm,拐棍竹最矮,为22. 0 cm,且除刺黑竹—篌竹、篌竹—蓉城竹、篌竹—油竹子、蓉城竹—油竹子、斑苦竹—八月竹外,其它竹种间新生竹秆高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 05)。总体评价,在当地人工种植大熊猫可食竹,刺黑竹前期表现种植成效或环境适应性最差,斑苦竹次之,其它竹种表现较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