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三种溶磷真菌对不同磷源溶解效果的比较研究



编号 zgly00012891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三种溶磷真菌对不同磷源溶解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 王光华  周克琴  周德瑞  杨谦  赵英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科技推广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母体文献 土壤通报 

年卷期 2004年04期

年份 2004 

分类号 S144.9 

关键词 溶磷真菌  难溶性磷源  生物溶磷  可滴定酸  pH 

文摘内容 报道了溶磷菌株P39(Aspergilusspp.)和P66、P2.3(Penicilliumspp.)在液体培养条件下对5种难溶性磷源的溶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溶磷菌株在所有磷源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但它们之间的溶磷量相差很大,菌株P39对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为磷酸铁>磷酸铝>磷酸钙>宜昌磷矿粉>摩洛哥磷矿粉,其溶磷率分别达到96.60%、84.00%、66.05%、61.43%和41.52%;P66菌株对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为磷酸铝>磷酸钙>摩洛哥磷矿粉>宜昌磷矿粉>磷酸铁,溶磷率分别为78.18%、58.45%、41.09%、33.00%和14.27%;而菌株P2.3对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要小于菌株P39和P66,研究结果表明P2.3菌株对磷酸铁不具有溶磷活性,对其它4种不同磷源的溶磷效果为磷酸钙>磷酸铝>摩洛哥磷矿粉>宜昌磷矿粉。对不同菌株培养滤液可滴定酸含量和pH测定结果发现,菌株P39的培养滤液可滴定酸含量与pH值之间存在直线相关,菌株P66和P2.3处理的二者相关性不显著,表明不同的溶磷菌株在不同磷源条件下,可能从有机酸组成和含量两方面发生了变化而影响对难溶性磷的溶解。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