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21528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生态脆弱带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广州510631
中山大学地理系!广州510275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兰州730000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0年03期
年份
2000
分类号
Q146
关键词
系统波动性
土地生产力
人口超载
脆弱度指标
文摘内容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生态脆弱带的显著特征之一。系统的波动性、人口压力、脆弱性三者之间在空间分布和成因上均有密切的联系。坝上后山地区粮食单产的波动性高 ,并自南向北递增 ;而以农牧业总产值为代表的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与粮食的波动性正好相反 ,从牧区向农牧区逐渐加大 ,在张北尚义一带形成高中心。在温饱型的热量营养标准下 ,人口的绝对和相对超载状况同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成正比 ,线性相关在 0 .83以上 ,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地生产力的波动性一致。由此表明 ,草场开垦面积大 ,作物结构单一 ,种植业比重高 ,人口超载严重 ,波动性就高 ,农牧业的不稳定性就增强。生态脆弱带自然经济系统的高波动性是气候同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第一性生产力受气候特别是高跃变降水的强烈制约 ,另一方面人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尤其是滥垦给予了加强和放大。所以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波动性的高低实质上是对农林牧土地利用方式、产业结构、人口超载状况和整个系统稳定性的综合反映。因而 ,也是度量生态脆弱带脆弱度的实用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