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772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

作者 张祎  任宗萍  李鹏  时鹏  蒋凯鑫  马田田  肖列  赵宾华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01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153.6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退耕还林(草)  梯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深度 

文摘内容 生态恢复工程是防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恢复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研究退耕还林还草和梯田等生态恢复措施对有机碳(SOC)、全氮(TN)的影响,对准确评估土壤固碳固氮能力和土壤碳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5种不同生态恢复0—100cm土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恢复措施条件下,坡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灌木地及梯田过程中,不同土层深度土壤SOC与TN的含量及其储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措施、土壤深度对流域土壤SOC与TN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林地与灌木地SOC与TN在土壤0—20cm土层出现富集,草地SOC与TN则在0—40cm土层出现富集,梯田的0—20cm土层SOC富集比较明显,而TN未出现富集现象。坡耕地SOC与TN未出现富集现象。坡耕地在经过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后,土壤SOC与TN含量及储量均会有所增加。从SOC与TN之间的相关性看,林地、草地表现为极强,灌木表现为强,而坡耕地与梯田为中等。研究为提高黄土丘陵区土壤碳氮含量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区域生态恢复合理规划。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