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刈割频度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土壤因子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240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刈割频度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土壤因子的影响

作者 万志强  杨九艳  闫玉龙  谷蕊  杨劼  高清竹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试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7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812.2 

关键词 刈割频度  大针茅草原  土壤呼吸  土壤影响因子 

文摘内容 通过对大针茅草原土壤呼吸特性及影响因子的测定,研究3种不同刈割方式天然草地土壤呼吸特性及其影响因子,为典型草原刈割对碳收支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大针茅草原是亚洲中部草原亚区特有的一种草原类型。研究区设置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部以大针茅建群的典型草原;在2009-2013年进行不同频度的刈割处理,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割一年休一年)、围封,在2013年8月采集测定土壤养分样品,在2013年生长季的6、7、8月进行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围封处理下土壤含水量要高于其他刈割处理。6与8月时,围封处理下的细菌和微生物总数均显著高于刈割处理。不同频度刈割下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的差异,割一年休一年与围封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刈割处理,且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均在7月初为最低;土壤呼吸速率在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受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结合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利用的角度,割一年休一年为最合理的刈割频度。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