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465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采后致病性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
母体文献
植物病理学报
年卷期
2006,36(1)
页码
74-79
年份
2006
分类号
S436.611.16
S436.631
关键词
采后病害
灰霉菌
葡萄
果胶酶
致病性
文摘内容
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是引起葡萄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葡萄灰霉菌可在田间潜伏侵染, 采后由健康果实携带进入销售市场, 该菌的显著致病症状为果实软腐和脱落。灰霉菌与葡萄的其它采后致病菌, 如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镰刀菌(Fusarium sp.)、芽枝霉(Cladosporium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黑曲霉(Aspergillus nigar)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相比, 不仅表现出明显的潜伏侵染优势, 而且具有较强的低温(4℃)条件下的致病优势。4℃低温下灰霉菌在寄主葡萄体外和体内分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力均显著高于以上各菌, 而在25℃下无显著差异, 这一结果与该2种温度下灰霉菌接种果实后的症状表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