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7159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遮阴对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作者单位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研究所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川西林业局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92.24
S792.23
S792.99
关键词
乡土树种
遮阴
叶绿素
光合作用
文摘内容
探讨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幼苗在遮荫条件下的生长及光合作用,为城市绿化乔木树种的引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在遮阴处理(50%和80%的遮阴率)与无遮阴(CK)对照条件下,探究桢楠(Phoebe zhennan)、红椿(Toona cili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3个珍贵乡土树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形态和生理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遮荫处理下的地径和苗高大部分均小于对照组,其中香樟最为显著。在各处理间,3种乡土树种的平均叶面积均差异显著(P<0.05),含水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红椿比叶面积的变化较大,而香樟和桢楠没有明显的变化。香樟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其含量都增加;桢楠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含量和红椿的叶绿素b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桢楠的叶绿素b含量增加,而红椿的叶绿素a及总叶绿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香樟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降低,气孔导度在不同遮阴处理下差异均显著(P<0.05);红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现不同程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桢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呈现不同程度降低,蒸腾速率升高。香樟和桢楠对遮阴的适应性较强,而红椿则适宜在强光照条件下栽植,这为城市园林绿化乔木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