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9089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东北大学理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05,24(11)
页码
1351-1356
年份
2005
分类号
X53
关键词
生物标记物
DNA指纹技术
RAPD
SSCP
AFLP
污染土壤
文摘内容
生物标记物能在细咆或分子水平上指示暴露。效应关系, 是进行污染土壤生态毒理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出现了一系列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基础的、在分子水平上检测污染物质导致的生物体DNA损伤的DNA指纹技术。DNA指纹技术的主要类型有: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AP—PCR)、差异显示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DDRT)、短DNA重复序列(SS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这些技术与检测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损伤为主的一系列经典研究方法如彗星分析、微核实验等相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优点。本文着重介绍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3种重要的DNA指纹技术在污染土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