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荒漠草原区土壤粒径组成对柠条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9225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荒漠草原区土壤粒径组成对柠条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 刘秉儒  牛宋芳  张文文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2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4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柠条  土壤粒径  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文摘内容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是荒漠草原区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研究其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与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粒径组成的关系有重要意义,然而土壤粒径对荒漠草原柠条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知之甚少,探讨土壤颗粒组分与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颗粒组成对荒漠草原区固沙灌木植物柠条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揭示荒漠草原土壤退化及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以宁夏荒漠草原区土壤粒径组成差异显著的灰钙土、红黏土、风沙土环境下栽植的柠条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土壤颗粒组成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非根际,且在3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随着细砂粒的增多,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逐渐降低,而细菌数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呈现出灰钙土>红黏土>风沙土的趋势,红黏土根际土壤中的脲酶活性显著高于灰钙土与风沙土;除过氧化氢酶外,土壤酶活性表现为根际高于非根际,在3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随着细砂含量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均呈递减趋势。土壤颗粒组成与微生物数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与土壤酶活性之间显著相关,土壤酶活性与黏粒、粉粒呈正相关,与细砂、中砂呈负相关关系,根际土壤中酶活性更高,能够为植物及微生物提供更多的营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