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间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6558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间作模式下玉米/大豆的根系特征及其与团聚体稳定性的关系

作者 白录顺  范茂攀  王自林  王婷  邓超  李永梅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9年01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513  S565.1  S152 

关键词 坡耕地  间作  根系特征  团聚体稳定性  分形维数 

文摘内容 通过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间作种植,利用WINRHIZ软件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0—10cm,10—20cm,20—30cm不同深度土层的作物根系的根系密度、根长、根表面积等根系特征指标,并采用湿筛法对各个土层团聚体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根系特征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间作条件下,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密度、根长、根表面积、根长密度、根体积等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间作模式下根系密度、根体积在0—10cm土层分别比单作增加了14.79%和11.74%。间作模式下各土层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显著高于单作模式,团聚体破坏率、可蚀性因子K值、分形维数(D)显著小于单作模式,0—10cm土层差异表现为极显著,充分说明间作模式下团聚稳定性优于单作模式。且以上指标在0—10cm土层内差异最显著,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呈减小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团聚体破坏率与根体积,根尖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根长,根表面积,根长密度,根杈数极显著相关,说明根长、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杈对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因此,间作模式可通过增大根表面积、根长等改变根系特征,从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