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荔枝



编号 zgly00016887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荔枝

作者 陈厚彬  欧良喜  李建国  苏钻贤  杨胜男  吴振先  胡卓炎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母体文献 果树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0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667.1 

关键词 荔枝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文摘内容 荔枝是典型亚热带果树,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18年荔枝面积为551 746 hm~2,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增长了82.7倍,产量约3 028 100 t,增长了175.4倍,且产期从4月下旬到9月底共达5个月。几代科技人员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已建立国家(广州)荔枝果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荔枝种质400多份,培育新品种38个,优异品种通过区域性试验得到推广应用。近十年来创制了杂交苗数十万株。1980年代研发了螺旋环剥控梢、促花和保果技术,初步克服了荔枝适龄树不开花结果问题;近年则在主要性状分子鉴定、成花与坐果生物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病虫害、贮藏保鲜、加工和机械化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尤其是明确提出了荔枝花芽分化阶段性划分和具假种皮果实发育球皮对球胆效应的假说,为花果发育调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本解决成花难和坐果难问题。已明确,荔枝果皮中大量存在的漆酶,是一种定位于液泡的酚氧化酶,可催化果皮中的表儿茶素与其低聚物花色素苷等氧化聚合形成褐色产物,从而引起果皮褐变。荔枝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作物,目前有岗站专家29名,团队成员120多人,覆盖示范县55个,带动技术推广骨干165人。展望未来,要重点加快种业科技创新、优质丰产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