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7 03:47:21 星期日

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芩丹扶正胶囊的制备及其抗微波辐射损伤效应



编号 zgly00004444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芩丹扶正胶囊的制备及其抗微波辐射损伤效应

作者 吕士杰  雷钧涛  任旷  姜艳霞 

作者单位 吉林医药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吉林医药学院药学教研室 

母体文献 中国临床康复 

年卷期 2006,10(31)

页码 111-113

年份 2006 

分类号 R749.611 

关键词 黄芩  牡丹皮  扶正  胶囊  色谱法  薄层  微波  辐射 

文摘内容       日的: 对芩丹扶正胶囊的制备工艺进行质量控制, 分析该方对微波辐射损伤的影响。方法: 实验于2006—03.01/30在吉林医药学院中药抗微波辐射损伤实验室完成。①将黄芩375g, 麦冬375g, 丹皮300g, 黄芪300g等10味中药材按水煎醇沉法各自单独提取, 提取液浓缩至稠膏状, 减压干燥、粉碎过筛(80目)。合并上述诸药, 制软材, 制颗粒, 装入0号胶囊即得芩丹扶正胶囊。②选择健康Wistar大鼠60只, 雌雄各半,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 即正常对照组、微波辐射后4, 6d组、微波辐射+药物治疗4, 6d组, 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 各组大鼠均经高强度微波照射1次, 时间5min。微波辐射+药物治疗4, 6d组大鼠于照射后8h开始灌胃给予芩丹扶正胶囊, 1次/d, 2mL/次(0.134g/kg), 连续用药4d和6d后处死。微波辐射后4, 6d组大鼠分别于微波辐射4d和6d后处死。正常对照组与微波辐射+药物治疗6d组大鼠同时处死。将各组大鼠麻醉处死取血, 分离血清, 测定各组大鼠热休克蛋白70(用积分扫描面积表示)、尿素氮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结果: 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 无脱失。①胶囊制备质量控制结果: 芩丹扶正胶囊成品粉末经硅胶G薄层色谱分析, 供试品色谱中与黄芩苷、麦冬对照品色谱在相同位置,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所制胶囊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L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②各组大鼠血液指标比较: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辐射后4d组大鼠血清热休克蛋白70含量显著降低(P〈0.05),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及尿素氮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微波辐射+药物治疗4d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辐射后4d组(P〈0.05); 微波辐射+药物治疗6d组大鼠血清热休克蛋白70含量显著高于辐射后6d组(P〈0.05), 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辐射后6d组伊〈0.05)。结论: 芩丹扶正胶囊的制备工艺合理, 方法可靠, 制剂质量可控。该方对高强度微波辐射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