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结构改革及效益研究初报



编号 zgly00010636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结构改革及效益研究初报

作者单位 农业生态系统及控制研究组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1984年03期

年份 1984 

关键词 耗水系数  多年生豆科牧草  西北黄土高原  农田水分  结构改革  能量转化效率  生态效益  潜在生产力  循环障碍  生产结构 

文摘内容 西北黄土高原农耕历史悠久,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生产结构趋于单一,物质循环障碍严重,制约着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一九八○年定位研究表明:“农田肥力与作物的水分转化效率呈正相关、相关显著”,深刻地揭示出,干旱固然是高原旱作农区生产的经常威胁,然而地力不足导致农田水分无谓地耗损,是丰足的光、热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最为直接的原因。研究表明,高原非耕地欠缺的主要农区,扩种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生产力的多年生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SativL.),并以此为突破口,调正农业结构,强化农牧结合,使苜蓿所固定的生物氮连同有机质,通过畜牧业渠道集中地向衣田转移;同时实行“有机不足、无机补”的拓宽物质循环通道的原则,二者紧密结合应是兴牧促农,改变结构单一,建立与高原资源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性能稳定的农业生产结构依据,尽可能地把资源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社会财富。一九八一年开始的,分别在年降水量400、500、600毫米地区的固原、澄城、耀县、岐山建立的结构改革试验点,以耕地10%或20%的面积种植苜蓿,一九八三年开始产生良好效果,正面显示出:在非耕地欠缺的旱作或灌溉农区,增种苜蓿促进农业结构改革是可行的。第一批试点单位的生产效益表明:扩种苜蓿可以:①拓宽物质循环渠道、坛进地力;②降低耗水系数,提高水分转化效率;③减少农田耗能,提高能量转化效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