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植被恢复模式对石漠化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8578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植被恢复模式对石漠化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

作者 卢立华  农友  李华  杨予静  明安刚  雷丽群  何日明  陈琳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9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植被恢复  石漠化  生态系统  碳储量 

文摘内容 为揭示石漠化生态系统碳储量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在广西天等县中度石漠化山地,研究了吊丝竹纯林(Dendrocalamus minorD)、任豆纯林(Zenia insignis Z)、任豆、蚬木(Buerretiodendron hsienmu)和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混交林(mixed plantation M),以及相应同龄封育林(DCK、ZCK、MCK)的碳储量。结果表明:人工林碳储量显著高于相应同龄封育林的碳储量,D、Z、M人工林碳储量分别为67.75、66.56、121.20 t/hm2,而DCK、ZCK、MCK封育林仅为49.75、52.89、60.86 t/hm2。碳储量在乔木层、地被物层、土壤层分配排序因生态系统类型而异,如M:乔木层>土壤层>地被物层;D和Z:土壤层>乔木层>地被物层;DCK、ZCK和MCK:土壤层>地被物层>乔木层。此外,M、D、Z乔木层年平均碳储量差异显著,而封育林尚未形成乔木层,其植被碳储量则随封育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即MCK>ZCK>DCK。可见,在中度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模式显著影响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人工造林相对于封山育林更能快速促进植被恢复、形成乔木林,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碳储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