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飞黄’玉兰花发育期各轮花被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编号 zgly00016822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飞黄’玉兰花发育期各轮花被片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 李晓颍  武军凯  王海静  张红霞  郭学民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母体文献 园艺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0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685.15 

关键词 玉兰  挥发性成分  花被片  萜类物质  香气强度值 

文摘内容 以‘飞黄’玉兰(Magnolia denudata‘Feihuang’)花蕾期、半开期、全开期内轮、中轮和外轮花被片为试材,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利用NIST11质谱数据库与保留指数(RI)对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内标法计算挥发物含量,通过参考资料计算主要挥发物香气强度值。结果显示,在‘飞黄’玉兰花不同发育期的内、中、外轮花被片中累计鉴定出74种挥发物,其中39种在各花被片中均存在,占检出总数的52.70%.‘飞黄’玉兰花的挥发物以萜类为主,有54种,占总数的72.98%。含量较高(> 1.0μg·kg-1)的挥发物为β–蒎烯、β–月桂烯、香桧烯、桉叶油素、α–蒎烯、萜品油烯、d–柠檬烯、顺式–β–罗勒烯和γ–松油烯。半开期中轮花被片检出的化合物最多(61种),内轮花被片挥发物总量最高(148.40μg·kg-1)。挥发物主要形成于花蕾期,半开期有部分新物质产生,全开期仅有1种新物质生成。半开期挥发物含量最大,香气最为浓郁,花蕾期至半开期挥发物生成量大于释放量,挥发物逐渐积累,而半开期至全开期释放量大于生成量,含量降低。草香型、青香型和木香型是‘飞黄’玉兰花的主要香气特征,含量较高的9种萜类物质均具有明显的致香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