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641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白花泡桐种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学科分类
220.1520;林木遗传学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林业局经济林育种与栽培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1,31(7)
页码
1-7
年份
2011
分类号
S792.43
关键词
白花泡桐
遗传多样性
遗传变异
聚类分析
文摘内容
利用ISSR技术对白花泡桐38个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9个能扩增出清晰带型并具多态性的引物, 共扩增出95个条带, 其中88条具多态性, 多态位点比率为92.63%; 在物种水平上, 种源的多态位点比率在32.63%(江西抚州)~56.84%(广西梧州和江西九江)之间, 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47.16%, 不同种源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3910、0.2424、0.3765, 均表明种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种源遗传分化系数(GGst)为0.3539, 种源问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35.39%, 表明种源间出现遗传分化, 种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 且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源内的个体间。遗传一致度在0.39~0.82之间, 就反映出白花泡桐种源的遗传基础较宽, 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其中贵州省凯里市和广西省柳州市种源的亲缘关系最近, 遗传一致度为0.82, 湖南省衡阳市与浙江省诸暨市、贵州省镇宁县种源的亲缘关系最远, 遗传一致度为0.39。UPGMA法聚类分析将38个种源分为三组。研究还表明种源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