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历史和逻辑——论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



编号 zgly000052324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历史和逻辑——论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慈鸿飞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母体文献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导刊 

年卷期 2007,(11)

页码 104-111

年份 2007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历史与逻辑  二元产权 

文摘内容 兼顾公平与效率,又能保护生态环境,这是最佳农地产权制度选择所应实现的目标。世界上农地产权制度一般都经历了村共有土地制度、领主所有土地制度和个人私有土地制度三个时期,而现代农地制度则经历了耕者有其田和规模经营两个阶段。美国和法国、英国和德国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农地制度的形成受制于资源约束,同时,农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有效统一或实际上的统一是一种历史趋势。历史经验和理论论证了私有农地产权的效率,以及适度的私有产权对生态环境具有的较强保护作用。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国目前应实行“国家终极所有,农民永久使用”这样一个二元农地产权制度,一方面,它具有和私有产权一样的最大限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具有最终的控制权,这应是一个兴利除弊、利国利民的最佳产权制度。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