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编号 zgly00017171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华北低丘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作者 任荣秀  杜章留  孙义亨  宋学姝  陆森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年19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3.6  S152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贡献率 

文摘内容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土壤团聚性及有机碳分布,进而改变土壤碳循环过程。对太行山南部50年刺槐人工林(R50)、17年刺槐人工林(R17)、自然恢复林(NR)和农田(CL)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表层土壤(0—20 cm)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湿筛法对土壤团聚体进行分级,并计算土壤结构稳定性参数(平均重量直径MWD,团聚体比例AR)及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进而分析弃耕后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自然恢复林与刺槐林的大团聚体(>0.25 mm)含量都高于农田,且自然恢复林的大团聚体增加更显著。MWD的计算结果表明:自然恢复林>刺槐人工林>农田,说明该区域的自然恢复方式更容易促进大团聚体的形成,并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及增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弃耕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农田,且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稳定性呈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研究区域的自然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都可以显著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且储存的有机碳主要存于大团聚体中,而农田的有机碳大都存于粘粒+粉粒团聚体中。自然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均提高了土壤结构稳定性,是改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