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赤黄壤酸化后对油松子萌发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1975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赤黄壤酸化后对油松子萌发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 唐鸿寿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1999,19(2)

页码 200-205

年份 1999 

分类号 S791.254 

关键词 赤黄壤  酸化  油松  铝离子  土壤团粒  种子萌发 

文摘内容 赤黄壤酸化后,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均发生明显变化, PH值下降, 并淋溶出大量对植物生长有害的Al离子。土壤团粒结构受到破坏, 土壤的保水性增加, 通气性变差, 粘度增加, 油松种子在酸化后的赤黄壤中萌发率下降, 其直接原因是土Al离子大量增加, 间接原因是土壤PH值下降, 部分油松种子萌发后, 因土壤粘度增加, 针叶被粘在土内, 最终导致的幼苗死亡。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