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密度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根际土壤化感物质



编号 zgly000173018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密度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根际土壤化感物质

作者 李金金  张健  张阿娟  吴娇  张丹桔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0,31(7)

页码 2175-2184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巨桉人工林  造林密度  植物多样性  酚类化感物质 

文摘内容 为探究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选择四川省丹棱县4和8年生不同密度(1200、1600和2000株·hm^-2)巨桉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林下植物多样性和根际土壤酚类化感物质。结果表明:共发现植物45种,隶属于33科44属;随林龄增加和林分密度降低,巨桉人工林林下植物种类增加且重要值分布更为均匀;各林分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4年生林地灌木Shannon指数和Margalef指数在1600株·hm^-2下显著升高,4年生林地除Margalef指数外其余草本多样性指数及8年生林地草本Pielou指数随林分密度降低均显著升高;灌木Shannon指数及Margalef指数在1200株·hm^-2下8年生林地显著高于4年生林地。根际土壤中鉴定出5种酚类化感物质,4年生林地根际土壤中水杨酸浓度在1600株·hm^-2下显著降低,5,7-二羟基黄酮浓度随林分密度降低而显著降低;水杨酸浓度在8年生林地根际土壤中随林分密度降低显著升高;水杨酸浓度在2000株·hm^-2下4年生林地显著高于8年生林地,在1600株·hm^-2下相反;5,7-二羟基黄酮浓度在1200株·hm^-2下8年生林地显著高于4年生林地。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pH、容重、有机质、全磷、全氮及化感物质是林下植物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适度延长轮伐期、调节林分密度以改善林内微环境、缓冲巨桉的化感作用,可促进林下植被发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