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新疆野苹果挥发性化合物组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编号 zgly000049277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新疆野苹果挥发性化合物组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者 陈学森  冯涛  张艳敏  何天明  冯建荣  张春雨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 

母体文献 遗传学报 

年卷期 2007,34(2)

页码 171-179

年份 2007 

分类号 S661.1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栽培苹果  挥发性化合物  遗传多样性 

文摘内容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Roem)30个实生株系及国光、元帅、富士、金冠等苹果(Malus pumila Mill)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香气成分, 旨在为探讨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的亲缘关系及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 ①根据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共有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计算相似系数, 其大小与苹果品种(类型)的演化历史相吻合; ②新疆野苹果各实生株系挥发性化合物总含量、各类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数及其含量以及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离比率与含量等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 参试的30个实生株系间差异明显, 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 进一步与4个栽培苹果品种挥发性化合物组分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化合物种类数在5以上、含量在0.04mg/L的化合物均属于酯类、醇类、醛类和酮类, 说明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的主要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基本一致, 上述研究结果支持“新疆野苹果可能是栽培苹果的祖先种”的结论, 但有48种成分为栽培苹果特有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 在新疆野苹果检测不到, 其中乙酸丙酯及苯乙醛等6种成分为特征香气成分。因此, 栽培苹果可能是杂种起源; ③从新疆野苹果30个实生株系中共检测到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类、苯衍生物、杂环类、萜类、烃类、缩醛类和内酯类等11类化合物177种, 其中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 90种成分为新疆野苹果特有成分, 1-丁醇及大马酮等7种成分为香气值大于1的特征香气成分。因此, 新疆野苹果作为栽培苹果遗传改良的珍贵资源, 进行“利用保存”的潜力很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