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425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科尔沁地区牧业生产及其可持续发展定量分析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
母体文献
资源科学
年卷期
2006,28(2)
页码
163-169
年份
2006
分类号
F326.3
关键词
沙漠化
牧业生产模型
可持续发展
文摘内容
建立包括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技术要素作为投入的全要素牧业投入产出模型, 并将之运用到科尔沁地区。以奈曼旗为例, 对1949年至1980年集体所有制时期以及1980年至2003年包干到户时期的牧业生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在1949年至1980年期问, 牧业生产主要受到年降水量、年平均温度、牧业劳动力和6月未牲畜数量4项投入要素的影响, 其中温度因子对牧业生产的驱动作用大过劳动力的作用。1980年至2003年期间, 牧业生产主要受到牧业劳动力和牲畜数量投入的影响, 该时期各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得到显著提高, 尤其是劳动力投入的作用得到加强。从而使牧业呈现出较强的增长趋势。究其原因, 牲畜比例的调整与出栏率的提高是提高各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牲畜比例的调整方向, 主要是从牧养型的牲畜向圈养型的牲畜调整。从总体上看, 由于劳动力与牲畜的持续扩大投入受到限制, 并且牧业生产过程中技术投入的作用不明显, 因此, 现有牧业生产方式和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 才能满足科尔沁地区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