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0590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深圳南山区天然森林群落多样性及演替现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3,23(7)
页码
1415-1422
年份
2003
分类号
Q948.15
关键词
天然森林群落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组成结构
群落演替
深圳
文摘内容
对南山区5个主要天然森林群落(铁榄群落、鼠刺+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假苹婆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并与相邻的香港地区地带性森林群落(黄桐群落)作比较。结果表明,依照亚热带及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演替规律,南山区天然林处于不同的演替发育阶段:铁榄群落处于演替第3阶段;鼠刺+降真香群落处于第4阶段;其它3个群落处于第5阶段,均未达到稳定的顶极群落阶段。随着铁榄群落、鼠刺+降真香群落、鸭脚木群落、假苹婆群落、水翁+假苹婆群落这个演替序列,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是:先逐渐上升,到达一个峰值,再缓慢下降。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规律与物种丰富度相同,Simpson指数变化曲线与这些指数相反。但这些指数反映的结果是一致的。综合多个指数分析,鸭脚木群落物种多样性最大,即当群落中阳生性树种与中生性树种优势度相差不大时。群落具有最大的物种多样性。多样性比较结果显示,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大大低于香港黄桐群落。5个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2.04~2.953之间,明显低于黄桐群落,其Shannon—Wiener指数为4.74;Simpson指数0.1~0.268,黄桐群落为0.05;Pielous均匀度指数64.2%~74%,黄桐群落为79%。南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低下的状况与长期的人类干扰有关,必须尽快采取“封山育林”等相应措施来促进群落的保护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