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表型的灰楸核心种质构建



编号 zgly000173963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表型的灰楸核心种质构建

作者 于晓池  李凤  欧阳  张鹏  郭小龙  肖遥  赵秋玲  杨桂娟  王军辉  麻文俊 

作者单位 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  西南林业大学  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楸树国家创新联盟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21,34(6)

页码 38-45

年份 2021 

分类号 S772.8 

关键词 灰楸  表型性状  遗传变异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构建 

文摘内容 [目的]为得出较为可靠的灰楸初级核心种质群体,以加强灰楸种质选育、开发利用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解决其种质资源保存成本较高问题,促进灰楸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有效利用。[方法]本研究以来自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和河南省的200个11年生灰楸无性系的叶部性状,13年生的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为依据,采用5种距离计算方法、6种系统聚类方法、3种取样方法和5种取样比例构建灰楸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并进行评价。[结果]采用欧式距离和最短距离系统聚类法,以15%的取样比例进行偏离度取样构建的包括30个无性系的灰楸初级核心种质,均值差异百分率为10.00%、方差差异百分数为40.00%、极差符合率为91.95%、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36.96%,最能代表原有的种质群体;核心种质的构建提高了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柄长、胸径、冠幅和弹性模量高于均值的种质份数占比,降低了Pilodyn值高于均值的种质份数占比;陕西省、山西省和河南省的核心种质份数占比均高于原始种质。[结论]灰楸种质各性状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30份核心种质不仅还原了原种质的均值、极差和变异程度,还提高了种质的变异系数,略提高了核心种质的生长和材性水平,为促进种质资源的鉴定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