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土壤CH4排放通量



编号 zgly00005900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土壤CH4排放通量

学科分类 220.35;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作者 刘玲玲  刘允芬  温学发  王迎红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8,32(2)

页码 431-439

年份 2008 

分类号 S718.63  X142 

关键词 CH4通量  静态箱法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  温室气体 

文摘内容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原状林地土壤(Forest soil)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为7.67~-67.17μg·m^-2·h^-1,平均为-15.53μg·m^-2·h^-1;无凋落物处理(Litter-free)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是9.31~-90.36μg·m^-2·h^-1,平均为-16.53μg·m^-2·h^-1。二者对土壤CH4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夏〉冬〉春,但无凋落物处理CH4变化幅度较原状林地土壤大,无凋落物处理吸收高峰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翌年3月,原状林地土壤则分别在9月和翌年2月,均提前1个月。对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无论是原状林地土壤还是无凋落物处理情况下,土壤CH4通量都与地下5cm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性最高。偏相关分析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热配置对土壤吸收CH4通量的影响:冬季为12月~翌年2月,温度起主要作用;雨季3~6月,温度作用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分作用微弱;7~8月,CH4吸收通量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增加,但高温限制了CH4的吸收;秋季(9—11月)水热配置适宜,CH4通量达到高峰值。总之,CH4吸收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温度过高会抑制其吸收。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