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编号 zgly00007599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及空间分布格局

学科分类 220.50;园林学

作者 巩合德  杨国平  鲁志云  刘玉洪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烈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1,19(2)

页码 143-150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树种多样性  密度制约  生境异质性  集群分布 

文摘内容 为了探究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特点及优势种群空间分布特征,2008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哀牢山生态站附近的常绿阔叶林建立了一块6ha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逐一测量并记录了样地中所有胸径(DBH)≥1cm的树木的胸径,并对其挂牌标记、鉴定和确定坐标位置。应用Ripley’sL-Function分析了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DBH≥1cm的乔木12,131株,隶属于25科49属68种。样地内硬壳柯(Lithocarpus hancei)的重要值最大,其胸高断面积也最大;其次为变色锥(Castanopsis wattii);排在第三位的为云南连蕊茶(Camellia forrestii),有1,712个个体,是样地内个体数量最多的树种。和同类型森林相比,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是多优种类型,物种总数较少,稀有种所占比例也较小。样地内4个上层优势种的小径级个体数量较多,而大径级个体数量较少,而且在空间上呈现互补特征。对样地中符合条件的26个树种(生活史期间的树木株数≥40株)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53个生长时期中有37个表现为集群分布,表明在树种多样性维持方面,密度制约机制可能不是主要原因,生境异质性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