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078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福建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7)
页码
1904-1912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58.1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次级生产力
互花米草
凸壳肌蛤
罗源湾
文摘内容
根据2009年罗源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应用Brey公式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生产量/生物量系数(P/B)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估算.结果表明: 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年次级生产力为18.58gAFDM(无灰干质量).m-2.a-1,P/B系数为0.97;潮间带上部互花米草盐沼区域的年次级生产力(8.97gAFDM·m-2·a-1)低于下部光滩区域(28.19gAFDM·m-2·a-1).与20世纪80年代末互花米草生长前相比,潮间带的年次级生产力约增加4倍.栖息在光滩下部区域的凸壳肌蛤对次级生产力的贡献达66.4%.若除去该蛤拓殖因素,则盐沼区域的次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光滩区域,并且25年来次级生产力的变化较小.互花米草加速了细颗粒物质的沉降,为蛤类拓殖提供了重要条件;凸壳肌蛤的摄食活动可增加沉积物中叶绿素a含量.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与沉积物中叶绿素a和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盐沼植物对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物理和生物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