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芙蓉岛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74957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芙蓉岛海域人工鱼礁投放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

作者 詹启鹏  董建宇  孙昕  张宇洋  张秀梅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3,34(3)

页码 796-804

年份 2023 

分类号 Q95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礁龄  功能性状  大型底栖动物  海洋牧场 

文摘内容 为评估人工鱼礁的生态修复效果和礁龄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于2019年5月、8月和10月对莱州湾芙蓉岛海域2种不同礁龄的人工鱼礁区开展了调查。3个季度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其中,对照区72种,短礁龄(投放时间为1年)礁区74种,长礁龄(投放时间为4~5年)礁区80种。哈氏和美虾为各区域的主要优势种。研究区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物量、丰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长礁龄礁区》短礁龄礁区》对照区,其中,长礁龄礁区的生物量和丰度显著大于其他两个区域。鱼礁区和对照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功能性状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但各区域优势性状类型保持一致,分别为沉积食性、埋栖型、中等个体大小、中等寿命、高身体柔韧度和底内生活型。各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性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摄食、栖息方式、个体大小方面。鱼礁区中较小个体(1~3 cm)和悬浮物食性物种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区,而肉食食性物种低于对照区,且随着礁龄的增加,这一效应更加明显。就功能多样性而言,鱼礁区显著高于对照区,就功能冗余而言,二者无显著差异。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和海洋生物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的底栖生境质量较好,鱼礁投放1年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轻微扰动,鱼礁投放4~5年后,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养护效果和底栖生境质量明显提高。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