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广西天等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以驮堪小流域为例



编号 zgly00017364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广西天等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以驮堪小流域为例

作者 潘发光  孙建飞  王爱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  南宁师范大学 

母体文献 林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 2021,(4)

页码 15-19

年份 2021 

分类号 Q948.1  X171.4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石漠化  植被恢复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文摘内容 本文旨在筛选出适合修复荒漠化的喀斯特地貌先锋植物和耐旱的乡土植物,为喀斯特荒漠化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撑。以石漠化严重的天等县驮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该区域内随机选取了2个500 m^(2)的样方,调查分析其野生植被资源和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发现,该区域植物群落主要为草丛、灌丛、偶尔藤刺灌丛;群落正由草丛→灌丛演替,少部分由灌丛→藤刺灌丛演替,且零星出现了几棵阔叶落叶乔木;表明该石漠化区域植被正逐步恢复,处于自然恢复更新的初级演替阶段。对其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分析表明:调查记录共66种植物,隶属39科59属,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优势灌木主要有勾儿茶、聚花野丁香、雀梅藤;优势草本有金丝草、割鸡芒、画眉草、马唐。对其植物特性及用途进行分析发现,耐贫瘠的先锋植物主要有芒萁、金丝草、狗尾巴草、芒等;耐旱且能够保持水土的植物较多,主要有聚花野丁香、青香茅、微毛柃、地果等;喀斯特地貌特有植物有青篱柴和三脉叶荚蒾。由此可知,青篱柴、聚花野丁香、雀梅藤、勾儿茶、金丝草、青香茅、芒萁等植物可作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恢复的优先考量植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