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树种水平的大兴安岭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干扰的关系



编号 zgly000167131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树种水平的大兴安岭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干扰的关系

作者 张庆龙  梁宇  贺红士  黄超  刘波  姜思慧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  美国密苏里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9年12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气候因子  森林干扰  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  大兴安岭  中国东北 

文摘内容 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每个树种的地上生物量)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揭示树种水平森林地上生物量变化机制及其与气候变化和干扰的关系,运用KNN (k-nearest neighbor distance)方法将森林调查数据和MODIS数据相结合,估算了黑龙江大兴安岭2000、2010和2015年树种水平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典型对应分析和随机森林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和干扰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期间,研究区总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增加了8.9%(0.41×10~8 t),其中2010—2015年期间地上生物量的增加速度要明显高于2000—2010年;地上生物量增加最多的树种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与2000年相比生物量增加了0.40×10~8 t,其次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 Litv.)、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 Kuzen)地上生物量下降了0.08×10~8 t,柳树(Chosenia arbutifolia(Pall.) A. Skv.)和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基本上没有变化;林火、采伐和造林等森林干扰均对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影响显著,林火对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要高于造林和采伐;气候要素显示出了比干扰要素更为重要的作用,多年平均温度和降水解释了最多的树种水平地上生物量变异。年均温度与阔叶树种的生物量以及林火干扰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与总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与落叶松和白桦表现出微弱的负相关,预示着气候变暖将影响该区域的树种组成并降低该区域的森林生产力。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