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059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演变特征
作者 马任甜 胡斐南 刘婧芳 许晨阳 杨志花 王子龙 赵世伟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153.2
关键词 表面电荷性质 土壤胶体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文摘内容 土壤胶体表面所带电荷是土壤具有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原因。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以及表面电位是土壤胶体颗粒重要性质,影响土壤中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运用带电颗粒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法,测定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研究自然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植被的演替,子午岭林区土壤表面电荷数量、比表面积、表面电荷密度均随植被的恢复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10.88~19.85 cmol·kg–1、40.67~61.71 m2·g–1和0.22~0.31 c·m–2,平均值分别为16.18 cmol·kg–1、54.88 m2·g–1和0.28 c·m–2,土壤表面电场强度达108 V·m–1数量级;土壤黏粒、有机碳含量是影响表面电荷性质的主要因素,解释率分别为62.5%和27.9%;土壤基本性质对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由强到弱依次为:黏粒、有机碳、砂粒、全氮、C/N、粉粒、碳酸钙、pH。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认识黄土高原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加深理解土壤中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