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酸化特征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3404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酸化特征的影响

作者 李爽  张玉龙  范庆锋  虞娜  刘畅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农业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土壤学报 

年卷期 2012年05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153.4 

关键词 保护地  灌溉方式  活性酸  交换性酸  盐基饱和度 

文摘内容 自连续13a在同一地块以不同灌溉方式进行灌溉试验的保护地,分层采集沟灌、滴灌、渗灌3个处理0~60cm土层土壤样品,研究灌溉方式对土壤酸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灌溉处理土壤活性酸度和交换性酸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各处理间土壤活性酸度在0~40cm土层差异明显,总体为沟灌>渗灌>滴灌;土壤交换性酸差异出现在0~30cm土层,为渗灌>沟灌>滴灌;土壤交换性Al3+随土层加深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以滴灌含量最低。各处理土壤盐基饱和度(BS)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在0~30cm土层为滴灌>渗灌>沟灌。土壤pH与交换性酸、硝态氮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盐基饱和度、特别是Ca2+饱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Al3+占交换性酸比例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总之,保护地土壤酸化与硝态氮含量、盐基饱和度、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与沟灌和渗灌相比,滴灌更利于抑制土壤酸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