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604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 阎亭廷  张玉龙  李爽  祁金虎 

作者单位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4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152.4 

关键词 保护地  灌溉方式  土壤微团聚体  碳、氮分布 

文摘内容 以连续13年沟灌、滴灌和渗灌3种不同灌溉方式灌溉的保护地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灌溉处理保护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分布及其碳、氮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灌溉处理间,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均以渗灌处理最高,且0-10cm土层灌溉处理间差异大于10-20cm土层;各灌溉处理0-10cm土层和10-20cm土层土壤微团聚体均以0.01~0.05mm粒级为优势粒级,0.05~0.25mm粒级为次优势粒级,而<0.01mm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最少;灌溉处理间0-10cm和10-20cm土层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全氮含量分布的总体趋势是滴灌高于沟灌和渗灌,且颗粒越小、这一处理间差异越明显,而处理间各粒级土壤微团聚体总碳含量差异不明显;0-10cm土层某粒级土壤微团聚体总碳和全氮含量高于10-20cm土层同粒级土壤微团聚体,而在同一土层微团聚体粒径越小、其总碳和全氮含量越高。从土壤结构及养分性状考虑,滴灌和渗灌比沟灌更适合于保护地蔬菜栽培灌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