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1421-1950年青海东部农业区旱灾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编号 zgly000159785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1421-1950年青海东部农业区旱灾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作者 胡健  赵景波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1年06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423 

关键词 干旱灾害  旱灾等级  旱灾周期  农业区  青海 

文摘内容 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研究1421-1950年青海东部农业区干旱灾害的等级序列、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以及驱动力因子。结果表明:1421-1950年青海东部农业区共发生旱灾152次,平均3.5年发生1次。其中,轻旱64次,中旱63次,重旱20次,特旱5次,分别占旱灾总数的42.11%,41.45%,13.16%和3.29%。旱灾发生有5个高频阶段和3个低频阶段,1481-1499年、1711-1721年、1758-1780年、1861-1900年和1921-1940年是旱灾发生频率较高时段,平均1.55年发生1次旱灾;1421-1480年、1541-1600年和1781-1830年是旱灾发生频率较低的时段,平均8.1年发生1次旱灾,且均处于气候相对温暖期。小波分析显示,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旱灾等级存在50~58年、25~32年、10~15年的年代际较长周期和3~5年的年际短周期。青海东部农业区旱灾的发生是气候变化、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因子起决定性作用,农垦开荒和战争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也对旱灾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