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编号 zgly00016219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土型”退化草地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马玉寿  郎百宁  王启基 

作者单位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1999年02期

年份 1999 

分类号 S812.8 

关键词 “黑土型”退化草地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文摘内容 青藏高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青藏高原退化草地面积约为4251万hm2,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其中“黑土型”退化草地面积估计为703.19万hm2,占全区退化草地面积的16.54%。其中,轻度退化草地可食牧草量与毒草量的比值为1.73∶1,中度为2.46∶1,重度为0.98∶1,极度为0.33∶1。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其地下活根量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量亦明显下降。退化草地土壤趋于碱性,有机质减少,速效养分增高。“黑土型”退化草地鼠类危害相当严重,青海省达日县草场高原鼠兔的平均洞口数为4168个/hm2,有效洞口数为1167个/hm2,有鼠兔374只/hm2。据统计,青海省达日县1985年“黑土型”退化草地为16.77万hm2,1994年猛增到57.50万hm2,平均每年以14.75%的速度递增,每年退化4.50万hm2。“黑土型”退化草地面积不断扩大,使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威胁着人类和草食家畜的生存环境,严重阻碍着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黑土型”退化草地是由于放牧过度、鼠类破坏、人为影响、气候干旱等综合因素引起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