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林业行业动态

杂多:从遍地“黑土”到满山青绿



昔日的黑土滩,今时满山青绿,野花缤纷 康勇军摄

  曾经,杂多为人们所知是其被誉为“中国虫草第一县”的名号。杂多的冬虫夏草产量几乎占到了虫草两大主产区之一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产量的一半。进入国家公园时代,杂多又因新的光环圈粉无数——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澜沧江园区全域都在杂多县境内。
  杂多县平均海拔4290米,是“中华水塔”三江中澜沧江正源扎曲的发源地和长江南源当曲的发源地。坐拥两江之源,并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澜沧江园区全部揽入怀中,杂多无疑是“百媒百眼看三江”媒体行记者们的重要目的地。
  7月29日,车出杂多县城,沿着扎曲河谷逶迤西行,我们来到杂多县扎青乡。车停处,涓水潺潺,浅草平铺,野花缤纷。如果不是因为“高反”的呼喘提醒,真以为来到了世外桃源。
  “大家现在看到的景色很美吧,可这里原来是黑土滩。”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生态保护站技术员尕玛达杰的介绍多少让人有些意外。“黑土滩”,一个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字眼直奔脑海。
  “黑土地”在东北三江平原是腐殖质丰富、土地肥沃的代名词,是中华粮仓的保障。然而一字之差的“黑土滩”,并非土壤分类学上的黑土,藏语称之为“沙纳赫塘”,在青藏高原腹地却是草场严重退化的标志。黑土滩一旦出现,则表明草场已经“身患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黑土滩将会像传染病一样向四周蔓延,危及周边草场,危及畜牧业。
  “这里的黑土,是因为草皮的消失,致使千百年来形成的黑褐色腐殖土裸露。黑土发育成滩,说明草场‘身患重病’,已成为牧民们心痛的土地。”尕玛达杰说道。
  高寒草甸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草地类型,青海拥有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高寒草甸。高寒草甸敏感而脆弱,一旦破坏和退化,难以恢复。
  黑土滩的危害不亚于人们熟知的“荒漠化”。草地退化,冻土消融,土壤裸露,土壤肥力不断降低,直至盐渍化、沙化,继而成为“黑尘暴”的尘源。
  黑土滩即高寒草甸的秃斑化,是过度放牧、载畜量大等人类活动和害鼠挖洞作穴致土壤疏松,以及风蚀、水蚀等自然力共同作用下发生和发展的。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末期,青海仅玉树、果洛两州黑土滩面积就已超过5000万亩。
  “高寒草甸的生态修复是个难题,难在草的选择。澜沧江源园区的黑土滩治理选用的是与杂多自然条件相适宜的青海冷地早熟禾和同德短芒披碱草等本土草种。”青海省林业工程监理中心驻杂多县监理负责人祁廉峻介绍,多年来,黑土滩、黑土坡通过人工种草、补播改良等人为干预,恢复草原植被,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努力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国家公园建设也是个很好的契机。
  据介绍,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澜沧江源园区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累计投入资金3.5亿元,统筹实施黑土滩治理203.78万亩、沙化土地防治47.89万亩、鼠害防控3744.25万亩、虫害防控295万亩、森林有害生物防控7.9万亩、湿地保护82.08万亩、退化草地改良166.5万亩、人工种草11.5万亩、黑土坡治理7.7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澜沧江源园区草地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湿地面积扩大。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3.5%和20%,草原物种明显增加。
  整个三江源国家公园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切入点,先后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提升草地生态系统,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湖河生态系统,加强雪山冰川系统保护,强化湿地保护与恢复,近6年累计投入67亿元。目前,整个三江源区域的湿地得到原真性保护,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草地覆盖度、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10%、30%以上,“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后的80%以上,显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实现了草原生态和牧民生活共赢的新局面。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发改委组织的综合评估报告称,三江源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益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据了解,青海省已经制定了《黑土型退化草原保护修复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通过黑土型退化草原保护修复五年行动,还将完成黑土滩治理1000万亩,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5%,其中,治理区植被盖度达到60%。青海高寒草原、草甸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将持续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将更加稳定。
  在扎青乡,媒体行记者们除了围着技术人员刨根问底,更多时间是将镜头对准满山青绿、无限美景。扎曲就在眼前,绿草茵茵,清流潺潺,似乎在说,这就是如今的三江源!(康勇军)
            中国绿色时报 2023-09-18

关键词 杂多  冬虫夏草  黑土滩  高寒草甸  生态保护修复  图片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