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编号 zgly000147596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桃3种颜色果肉中10种酚类物质的测定及比较

作者 严娟  蔡志翔  沈志军  张斌斌  钱巍  俞明亮 

作者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母体文献 园艺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2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662.1 

关键词 桃  肉色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摘内容 优化了桃酚类物质分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测定和比较了红、黄、白色类型桃果肉酚类物质组分。以甲醇(0.1%H3PO4)为提取剂,采用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H3PO4)和水(0.1%H3PO4)为流动相梯度冲洗,流速1.0 mL·min-1,温度30℃,检测波长280 nm,适于桃果肉酚类组分分析。在桃果肉中检出了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没食子酸、阿魏酸、根皮苷和根皮素。不同肉色类型桃的主要酚类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红肉桃主要成分为表儿茶素、绿原酸、儿茶素和新绿原酸,黄肉桃为新绿原酸、绿原酸和儿茶素,白肉桃为新绿原酸、儿茶素和芦丁;红肉桃含量最高的酚类为表儿茶素最高(78.91~673.90 mg·kg-1FW),黄肉桃为新绿原酸(7.28~25.57 mg·kg-1FW),白肉桃中含量最高的酚类因品种而异,规律不明显,以新绿原酸(3.17~6.16mg·kg-1FW)和儿茶素(4.21~14.55 mg·kg-1FW)较高;各酚类含量差异显著,对于绿原酸、新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芦丁等桃果肉中的主要组分而言,红肉桃的含量均显著高于白肉和黄肉桃。同一肉色不同品种间一些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显著,可用于筛选桃特异种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