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905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牧草混播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的影响
作者
张骞
张中华
马丽
杨晓渊
郭婧
徐文华
周秉荣
邵新庆
王芳
贾永忠
贺有龙
金欣
周华坤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循化县积石镇政府农村经济综合服务中心
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站
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6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812.2
关键词
牧草
混播
土壤养分
生物量
文摘内容
适宜的牧草混播对于改善退化高寒草甸及高寒地区畜牧业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不同牧草混播条件下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变化特征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以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早熟禾(Poa pratensis)、呼伦贝尔苜蓿(Medicago falcata)为试验草种,在三江源区重度退化高寒草甸开展为期3年的混播试验,探讨不同牧草混播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牧草混播条件下,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草甸土壤养分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EM(垂穗披碱草+呼伦贝尔苜蓿)混播的土壤养分状况最佳;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EM混播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综上,在重度退化高寒草甸恢复过程中,如采取人工草地建植手段,建议选择EM混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