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6532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苜蓿名称小考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凉山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呼伦贝尔国家野外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6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54
关键词
苜蓿
外来词
词源
异名
文摘内容
苜蓿一词随着苜蓿在汉代传入我国而出现,属于西域外来词。本文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对苜蓿词源、苜蓿名称的演变和苜蓿异名的产生等进行了考释。到目前为止,对我国苜蓿词源的认识还不统一,主要有3种观点:一是苜蓿源自伊朗语buksuk、buxsux或buxsuk;二是苜蓿是梵语māksika一词的音译;三是苜蓿为希腊语Medikai之音译。我国多数学者认可第一种观点。由于苜蓿为音译词,在苜蓿进入我国初期,出现了许多同音异字,诸如目宿、牧宿、蓿等苜蓿的不同写法,一直到唐代才出现了今天使用的苜蓿专用名词。此外,由于各地方言乃至文化的差异,在古代苜蓿还有许多别名,如怀风、风光、连枝草,塞鼻力迦、光风草和灰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