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3948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苦参的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
作者
王晓云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农业学校
母体文献
现代农业
年卷期
2006,(12)
页码
41-41
年份
2006
分类号
S482.39
关键词
栽培技术
苦参
发展前景
瘙痒性皮肤病
杀虫作用
皮肤瘙痒
清热解毒
野生变家种
文摘内容
苦参又名山槐子, 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为常用中药。具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主治痢疾、黄疸、皮肤瘙痒、疮疡等症; 外用可治滴虫性阴道炎、外阴瘙痒等症。现代临床表明, 苦参浸膏能清热解毒、祛湿杀虫, 可治疗热毒赤痢、温病、胸满、腹痛、口干、烦躁发狂、皮炎湿疹、瘙痒性皮肤病、心律不齐等症; 苦参注射液可治疗湿疹、皮炎、急慢性肾炎等。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杀虫作用, 近年除药用外。还广泛用于生物农药的开发, 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苦参的年需量逐年递增, 市场已由顺畅转紧俏, 价格也升为4.5—7.5元, 千克。这些年来, 随着人们无节制的采挖和荒山、荒地的开发。大片的苦参被挖掉垦为耕田、种粮种棉或栽种果树。苦参的繁育环境越来越小, 有些荒山已承包给个人, 也不让采挖, 因此苦参资源越来越少。苦参野生变家种是缓解供求矛盾的唯一途径。因此栽培前景极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