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901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紫色丘陵区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作者 林超文  罗春燕  庞良玉  黄晶晶  付登伟  涂仕华  蒲波 

作者单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0年22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S157 

关键词 耕作方式  覆盖方式  紫色土  养分损失 

文摘内容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四川紫色丘陵区坡耕地不同耕作和覆盖方式对玉米生育期中水土及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减少水土流失和增加玉米产量的效果均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能显著减少地表径流(73.9%—86.2%),但增加了壤中流(15.4%—156.4%);使径流总量降低32.5%—66.6%,并极显著降低土壤侵蚀总量达96.4%—98.1%。地膜覆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壤中流和径流总深,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N平均损失量达37.4kg/hm2,其中70.1%经由壤中流流失。秸秆覆盖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壤中流N损失,但能减少N流失总量达12.8%—65.1%。土壤P素损失量相对较小,仅为9.32kg/hm2,并主要随侵蚀泥沙迁移,占流失总量的92.1%。土壤K损失量达183.3kg/hm2,其流失载体也主要是侵蚀泥沙,占96.5%。因此,两种覆盖方式均能显著控制土壤P和K的损失。无论是秸秆还是地膜覆盖,与顺坡垄作相比,横坡垄作均能减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土壤侵蚀量及氮、磷、钾素总流失量,同时还能提高玉米产量。从简便、增产和防治面源污染的角度考虑,紫色土区坡耕地最适宜的种植方式为平作+秸秆覆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