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7037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碳吸存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
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6,20(6)
页码
95-98,123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7.2
S153.61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植被恢复
碳吸存
退化红壤
土壤侵蚀
文摘内容
侵蚀退化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吸存潜力, 恢复我国大面积退化土壤对增加碳汇具有重要意义。在长汀县河田镇研究了侵蚀退化裸地恢复为马尾松、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 试图揭示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 以及侵蚀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碳吸存潜力和速率。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极低, 垂直分布变化不明显; 而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古量和储量, 0~5cm土层受植被恢复影响最大, 40cm以下土层深度受植被恢复的影响很小, 0~20cm土层是储存有机碳的主要层次。以次生林为参照, 裸地土壤的碳吸存潜力为56t/hm^2, 而植被恢复后土壤仍约有30~44t/hm^2的吸存潜力。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0~100cm土层土壤碳吸存量分别为25.234t/hm^2, 11.418t/hm^2和15.394t/hm^2, 年平均碳吸存速率分别为1.06t/(hm^2·a).1, 90t/(hm^2·a)和3.08t/(hm^2·a).短期碳吸存速率高于长期碳吸存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