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645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沙棘木蠹蛾危害特性与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
学科分类
220.3020;森林昆虫学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辽宁省建平县森林防护站
母体文献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
2005,27(1)
页码
70-74
年份
2005
分类号
S763.42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卵
幼虫
危害特性
种群动态
文摘内容
作者于2003年5月至1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 卵孵化后, 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 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 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 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2m以下, 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20cm以内的主根上.从5月至11月, 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 6月和1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当年生幼虫则从7月逐渐增加至9月达到最大, 而后又急剧减少.从8月到11月, 幼虫的聚集位置和种群数量都呈现向树下部转移的趋势, 10月初转移至根部的幼虫达70.5%, 树干上分布的仅有29.5%, 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树干1.2m以下的位置.11月初, 幼虫已基本转移至地下根部, 此时树干上幼虫分布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