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4737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中下游湿地大型水鸟种群动态和幼鸟比例研究
作者
王昱熙
赵青山
谢彦波
Damba Iderbat
邓雪琴
嘎日迪
刘观华
徐志文
李跃
高大立
徐文彬
陈国勋
曹垒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蒙古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内蒙古师范大学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江西都昌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3,43(2)
页码
868-877
年份
2023
分类号
Q958
关键词
越冬水鸟
种群动态
幼鸟比例
死亡率
文摘内容
迁徙水鸟保护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水鸟种群数量和幼鸟比例监测,对科学评估其种群变化趋势、制定长期保护策略具有重要价值。长江中下游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水鸟越冬区之一。本研究采用野外同步调查等方法对该区域87个湿地的亟需保护和具有代表性的10种大型越冬水鸟,其中雁形目6种,分别是鸿雁Anser cygnoides、豆雁A.fabalis、灰雁A.grus、白额雁A.albifrons、小白额雁A.erythropus和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鹤形目4种,分别是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白枕鹤Antigone vipio、灰鹤Grus grus和白头鹤G.monacha,进行了长期监测(2003—2019年冬季),并结合相关文献,评估其种群变化趋势、幼鸟比例和死亡率。研究结果如下:(1)2005—2019年3种水鸟(豆雁、灰雁和灰鹤)的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7种水鸟(鸿雁、白额雁、小白额雁、小天鹅、白鹤、白枕鹤和白头鹤)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种群趋势下降组(N=7)和上升组(N=3)的幼鸟比例均值在2016—2019年中,分别为0.168与0.17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01);(3)种群趋势下降和上升水鸟的死亡率均值在2016—2019年中,分别为0.245与0.125,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6)。本研究表明,导致长江越冬水鸟种群趋势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高死亡率,而不是低繁殖成功率。建议未来加强对7个下降种群的保护,并进一步研究死亡的时间、地点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