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3种促生有益微生物在上海梨树上的应用



编号 zgly00015658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3种促生有益微生物在上海梨树上的应用

作者 窦承阳  王焱  张岳峰  江明明  叶建仁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林业总站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17年04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S661.2 

关键词 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水拉恩氏菌  梨树  有益微生物 

文摘内容 【目的】探究有益促生微生物对梨树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梨树果实和土壤有效磷的影响,为促生有益微生物作为新型生物肥料在林业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每棵树采用每次根施800 m L稀释液(含100 m L原液)的方式,将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JK-SH007菌株、根围促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B42菌株和水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JZ-GX1菌株等3种促生有益微生物应用于上海地区生长的梨树上,比较分析它们在促进梨树生长、提升叶片生理指标(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组织中的含水率)、增加树体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果实品质(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的作用。【结果】施菌处理8个月后,3种菌剂均可以明显地增加梨树的地径,以施用JK-SH007菌剂的效果最为显著,可以使地径增加0.34 cm;施菌剂处理5个月后,3种菌剂可提高梨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且以JZ-GX1菌剂的提高最为显著,可以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以SPAD值表示)增加1.8,使叶片含水率增加3.4%;施菌处理8个月后,3种菌剂可增加根际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以施用JK-SH007的土壤增加最多,增加了42.9mg/kg。施用JK-SH007菌剂可以显著增加6年生梨的平均单果质量,JK-SH007与FZB42菌剂能显著增加6年生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论】JK-SH007菌株对梨树具有促进树体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组织含水率、增加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果实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作用;相比其他两种促生微生物,JK-SH007菌株在6年生梨树上促生效果更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