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芦苇在微咸水河口湿地甲烷排放中的作用



编号 zgly00007593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芦苇在微咸水河口湿地甲烷排放中的作用

学科分类 220.1070;森林植物学

作者 马安娴  陆健健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1,31(8)

页码 2245-2252

年份 2011 

分类号 S273.5 

关键词 长江口  传输作用  淹没周期  芦苇 

文摘内容 以长江口微咸水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潮汐淹没和改进的静态箱法,针对芦苇在不同淹水条件下对甲烷的传输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淹没样点割除芦苇前后平均甲烷释放分别为1.60 mgCH4 m-2h-1和0.50 mgCH4 m-2h-1,而短期淹没样点割除芦苇前后平均甲烷释放分别为0.94 mgCH4 m-2h-1和0.55 mgCH4 m-2h-1。芦苇的存在增加了大约41.5%—69%的甲烷释放,割除芦苇导致长期淹没样点甲烷释放显著地减少。从淹水前到淹水后的一个潮周期内,长期淹没样点和短期淹没样点的甲烷释放分别在淹没期达到最小和最大释放(1.21 mgCH4 m-2h-1和1.18 mgCH4 m-2h-1),说明芦苇对甲烷的传输作用受到潮汐淹没程度的影响。实验室针对芦苇自身产甲烷的可能性进行的离体芦苇茎干和叶片的甲烷释放研究发现,离体茎干释放大约0.7μL/L和0.2μL/L甲烷,且下部茎干的甲烷释放量要明显高于上部茎干和叶片,随后均不再增加。结果进一步证实芦苇增加的甲烷排放来自对土壤气体的传输。同时,传输作用主要发生在植株的下部茎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