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



编号 zgly00004708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任京辰  张平究  潘根兴  宋林华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母体文献 地球科学进展 

年卷期 2006,21(5)

页码 504-512

年份 2006 

分类号 S154.1 

关键词 土壤退化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生态地球化学  岩溶土壤  生态评价  土壤质量 

文摘内容 岩溶石山地区土壤退化与恢复的成因和机理一直是近年来土壤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以贵州西南部贞丰一关岭岩溶石山区为对象, 选择了区内退化地、农用地、恢复地等生态样块以及与未退化地为对照, 采集了其中的表层和亚表层土壤, 分别进行了土壤的养分库量、微生物活性与功能和土壤酶活性等化学分析。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库是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基础, 微生物量碳随土壤养分库客的退化或恢复而相应变化, 退化岩溶地植被恢复3~6年后, 主要养分总库客得到明显恢复(恢复程度55%~65%), 因而带动了微生物量碳的恢复(平均恢复程度60%以上), 但养分的活性(有效磷)、微生物的功能(呼吸熵及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恢复(平均恢复程度仅在25%~40%)。这些结果提示, 限制性养分活性和微生物功能的恢复是植被恢复下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示。因此, 在分析岩溶土壤和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本质以及评价生态恢复的效应时, 不仅应将微生物量碳和总养分库指标作为岩溶土壤退化恢复的指标, 更应将微生物区系的质量和功能指标纳入关键评价内容。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