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3467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几种抗凝药物预防损伤后小动脉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
魏鹏
胡瑞斌
李丽
陈宏
孙涛
周丹亚
滕晓峰
蒲爱华
徐冉行
章伟文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
浙江省宁波市第六医院手外科药剂科
母体文献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
2011,5(2)
页码
31-35
年份
2011
分类号
R973.2
关键词
依诺肝素
抗凝药
小动脉
血栓形成
动物
实验
文摘内容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氯吡格雷、依诺肝素钠等几种抗凝药物预防损伤后小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损伤大鼠股动脉制作血栓模型, 将大鼠分5组: a组: 术前至术后1周, 每日1次依诺肝素钠注射; b组: 术前至术后1周, 每日1次利伐沙班灌胃; c组: 术前至术后1周, 每日1次氯吡格雷灌胃; d组(肝素对照组): 术前至术后1周, 每日2次注射肝素; e组(空白对照组): 术前至术后1周, 每日1次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2h及1周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 术后1周测定大鼠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a、b、c、d组各时间点的吻合12I通畅率比e组均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 但其中c组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a、b、d组基本相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切口皮下出现张力性血肿1处, d组切口皮下出现张力性血肿4处, 其他组未出现血肿; d组术后1周A阿T、PT较其它4组延长, 与空白对照组及c组相比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 a、b、c三组问及其与对照组相比APl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依诺肝素钠等抗凝药物在不增加出血倾向的前提下能预防损伤小动脉吻合口的血栓形成, 氯毗格雷相对利伐沙班、依诺肝素抗凝效果较差, 其中利伐沙班仅须每日1次口服给药, 使用方便, 依从性、耐受性更好, 可作为显微外科抗凝用药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