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空间技术对大熊猫在岷山地区的时空变化分析及预测



编号 zgly000173265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MaxEnt模型和GIS空间技术对大熊猫在岷山地区的时空变化分析及预测

作者 陈文德  朱坤  姚文文  黄钟宣  彭俊生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扩展)国家公园研究中心  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林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21,36(04)

页码 182-190

年份 2021 

分类号 Q958 

关键词 大熊猫  MaxEnt模型  时空变化  栖息预测  岷山地区 

文摘内容 大熊猫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是全世界珍稀动物的旗舰保护物种。经过历史环境的不断演变,野生大熊猫不仅仅在食性上由食肉转变为食竹,而且其个体形态、行为和生理等方面也有一定改变。由于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稀少和习性的改变,相关保护工作和科学研究更具意义。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类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来减轻大熊猫生境破碎化。基于大熊猫繁殖生境分布较为破碎和大熊猫种群数量较少,本研究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大熊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MaxEnt模型和GIS空间技术对岷山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时空变化分析及21世纪50、70年代栖息地范围预测,揭示大熊猫分布区与气候环境因素、坡度、植被和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面积均超过0.9,显示模型建立准确性"极好",且都具有统计学意义。野生大熊猫在岷山地区的适宜栖息地集中在中低海拔(2 500~3 000 m)、年平均温度(6~7℃)适宜、降水量(800 mm)丰富的温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野生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BIO15,并且大熊猫生境最适宜生存的区域在岷山片区明显向南偏移。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岷山片区大熊猫适宜生境进行动态分析,预测出不同情景下未来最适宜生存区域,为岷山片区内的自然保护地分布及管理提供科学信息。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