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杉木林采伐迹地连栽和撂荒对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63624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杉木林采伐迹地连栽和撂荒对林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5540;木材学

作者 方晰  田大伦  秦国宣  项文化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研究室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09,45(12)

页码 65-71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14.2 

关键词 湖南会同  杉木人工林  采伐迹地  连栽  撂荒  土壤养分  酶活性 

文摘内容 研究湖南会同连栽第2代杉木人工纯林和撂荒对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和30~60cm土层中,撂荒地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普遍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且腐殖质碳、有效磷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全磷含量在0~30cm土层中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0~3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1),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P〈0.05),30~60cm土层中,撂荒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地(P〈0.05),磷酸酶和脲酶活性也高于连栽杉木人工林地,但差异不显著(P〉0.05)。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之间均呈较好的正相关,而且与水解氮、速效磷、腐殖质碳的相关性高于其与有机质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在林地土壤质量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可作为林地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撂荒具有更好地恢复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能力,对维持杉木人工林地持续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